许多人认识周博华,除了从她曾经发行的三张个人专辑,更因为她编曲及演唱了华浯版的《心经》。近年来,舞台上少了周博华的身影,因为她选择将时间和精力放在音乐教学与制作上,乐得做一个平实的音乐人。
从古典转向流行
周博华自小就很喜欢音乐。「小时候一家人出外游玩,妈妈总会高歌助兴,我们四姐妹便帮忙合音,或来个大合唱。升上中学,我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,声乐老师一直游说我学钢琴提升自己,但我不想增加家里的负担,不曾向父母提起这件事。老师还以为是父母不允许我学琴,一天竟亲自向他们提出了请求。」周博华缓缓道出与音乐结缘的经过。「虽然最终有机会学钢琴,但对我而言,那却是一段艰辛的过程。因为这么『老』才学琴,手指都僵硬了,加上家中没有钢琴,哪里可以练琴便往哪里去,也无法计较钢琴是否老旧走音。」
老师对周博华的期望很高,一心想栽培她成为接班人,还鼓励她到意大利深造。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不受影响,老师并不让他们接触流行音乐。学了多年声乐,周博华渐渐发现原来自己一直与同龄朋友脱节。当时民歌、新谣风靡校园,放开自己后,她发现自己其实更喜欢流行音乐。她毅然放弃学习古典音乐,转而唱流行曲,结果引起老师的愤忿大怒,骂她是叛徒。
「老师气了我很多年,常常用我来做反面教材,所以虽然毕业了好多年,在学校还是『鼎鼎大名』。」
回首往事,周博华虽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决定,但对于断了这分师生缘,她却有无限的婉惜。
虽然热爱唱歌、喜欢音乐,但周博华从来没有发过明星梦,当上歌手是意料之外的事。
平常心面对得失
当时她专注于歌曲创作,还参加了激荡音乐工作坊,与一班音乐爱好者到处发表歌曲。后来她尝试写歌寄到唱片公司,结果唱片行老板听了示范卡带后,十分赏识周博华的声音,希望找她签约。她却由于当时对娱乐圈的印象不佳而拒绝。二年后,唱片公司又找上她,周博华因为公司答应让她唱自己的创作而心动了。
当上歌手后,站在台上面对千万人群,周博华却感到心中有一分孤独。回想与「激荡」的同伴们跑团时,大伙共同进退,如今自己却是「孤军作战」,加上身为公众人物,一举一动皆受人瞩目,更让周博华觉得失去了自己、失去了自由。「虽然心有凄凄焉,但我很珍惜这个机会,同时也感到很压力,因为本地创作尚未获得重视,不知这条路可以走多久?」
果然,后来公司对销售量有所要求,要她翻唱别人的歌曲,即所谓的「口水歌」。周博华大感无法在公司继续自己的理念,便提前与公司解约。
「当然,歌唱生涯中还是有一些比较美好的回忆。从中国台湾受训回来后,渐渐适应了自己的新身分,后期更得到大家的接受及肯定,自然感到十分开心。但我总觉得,站在舞台上就要对自己、对大众负责。或许有些人认为唱歌只是一种娱乐,不必那么认真,但我认为不能小觑歌曲对大众造成的影响。」
由于觉得自己不适合水银灯下的生活,周博华转向幕后当制作人、音乐老师,希望平实的和大众接触。虽然歌手生涯只是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,她并不后悔曾经走上这条路,因为这段日子让她扩大了生活层面,开阔眼界,学习良多。
许多人向往灯光璀璨的舞台,周博华却急流勇退,她可舍得?
「歌星要跑宣传、要包装自己、要照顾形像,这不是我要的生活。」缓缓摇了摇头,她接着说:「公众的掌声并非属于我一人,今天给了我,明天可以给别人。当下得到掌声就已足够。」
中学时期参加过无数大小比赛,周博华对于得失十分看得开。她很明白,不论过去多么风光,曾经不代表永恒。「我不是太在乎名利,所以没什么舍不得的。」
踏入娱乐圈初期,看到有些艺人为了争名夺利各出奇招,周博华不愿牵涉其中,常常远离复杂的小圈圈,却被贴上「高傲」的标签。司博华本着清者自清的态度,也不争辩澄清,反而让一些艺人当成榜样。
就连在创办音乐学院的初期被人误会,名誉受损,周博华也将之当成一种磨炼。她说:「嘴巴是别人的,我无法控制,唯有等待水落石出的一天。」